summary
type
status
date
slug
tags
category
password
icon
我们创造工具,工具反过来塑造我们。
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.
———马歇尔·麦克卢汉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新的工具不断的被发明出来。不断塑造着我们。
这篇随笔算是探讨我选择了什么“学习工具”。
本文最初打算发布在个人朋友圈,但由于字数限制发送失败了。导致BLOG和朋友圈中的体验均不是很好。
——为什么我不用朋友圈
朋友圈属于【MicroBlog】——类似微博,推特。
MicroBlog的特点就是内容的【长度】限制。这个特点注定了MicroBlog会具有一系列缺点。
- 缺乏「深度」内容——没人可以用100字让你【深思】。
- 内容的「碎片化」——你的注意力会不断的切换到下一个热点,同样不利于你【思考】。
- 内容「多而杂」——朋友圈顶多算一个特定「小圈子」,但是大家的爱好一定是「不相同」的。每天发布的内容也是「随机」的。身为读者,在你获取有用的信息时需要从众多朋友圈中「筛查」(既内容多而杂)。这样做损耗了你的注意力,同样不利于【深入思考】。
以上的三个缺点都导向了一个核心点——【思考】。既当你在MicroBolg(甚至短视频等平台)中消耗的时间越久,越不利于你进行【深度思考】。久而久之,你会「丧失」【思考】的能力。
阅读障碍
观察所得,大多数学生都患有「阅读障碍」。他们无法耐心地读完一本书,无法进行「有效的」【思考】。每天去寻找一些「别人的思考」,「偷」来谈经论道。【思考】越来越「少」,【思考能力】愈发下降,【批判性思维】也更不可能存在他们脑中。常常有人活在「双标」的观点中,也认为理所应当,本该如此,毫无矛盾。
短视频
记「短」视频平台出现之后,「长」视频创作者消失了一大批——他们去做「短视频」了。虽然「短视频」让他们赚到了更多的钱,但让他们「丧失了」创作「长视频」的能力。现在回问他们“还能做长视频吗?”。没几个每个博主能立刻回答“随便做”的。几分钟的「短」视频做多了,已经「做不出」长视频了。(1分钟的、10分钟的短视频,1小时的长视频)
——为什么我去写blog(不是讲刷blog【对比】朋友圈的优点,仅仅是讲述我不用朋友圈,去写Blog的「动机」。)
开始创作
朋友圈包括个性签名都是tehcleaf.xyz。这是我的个人blog——自去年12月24日起发布了第一篇文章,一直【思考】、【写作】(为什么写作,具体可以参考费曼学习法。
1.自我提升
锻炼写作能力——我已经不止一次被吐槽过文笔差了(各种语病)。不断的发文可以「提高」我的【写作能力】。
锻炼思考能力——之前的技术教程类文章暂且不算。就用《金榜题名之后:……》的读后感为「例」——我读完书后有感悟,使用长文来记录下来。文章创作的过程中让我【反复思考】当今教育体系,——「创作」需要你【深度思考】,锻炼了你的思考能力。
技术积累——在学习这方面推崇「费曼学习法」。既我可以完整的「讲述」我所学的内容,那便算「掌握」了该知识点。写Blog可以很好的帮助我【实践】费曼学习法。
2.数字遗产
为世界留下你自己的【思考】——活了快18年了,也是时候留下一些自己的东西了,算是为世界做贡献了。
3.功利
针对于国际学生,可能是一个加分项。
综上所述,核心点在于——【自我提升】。既写Blog「锻炼」了我的【能力】。也同样让刷了1年短视频,2年bilibili,打了6年游戏的我重新开始【思考】。
流量重要吗?
曾思考过去其它平台创作,但回归到我创作的初心——【自我提升】。想了想便没必要再去了,流量对我而言并【不重要】。
一起来创作
如果你希望开始写Blog,可以「参考」我Blog里的《建站教程》,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和我blog一样的界面。也可以直接用微信或者评论区联系我,我可以帮助你建站。也在此也澄清一下,写BLOG【不需要】你学会写代码。你如何发「朋友圈」,你就可以如何「写BLOG」。
——不看MicroBlog,还能做些什么?
多看,多想
严格意义上来说,我不仅不看「MicroBlog」。我逐离开除了一切不利于【思考】的平台。
其中包括——微博、抖音、快手、哔哩哔哩。
前面已经谈过MicroBlog的「危害」了,但是MicroBlog不包括「视频平台」。
视频的「危害」——1.被动的接收信息。当你阅读时产生一个好的「想法」时,你会停下思考。但是视频不会停下来【等】你【思考】。2.大多视频创作的初心与让你【思考】【无关】。这条不仅仅是针对视频创作者,或许可以适用到「全部平台」创作者身上。现在的「媒体」早就从之前的「内容为王」转为「流量至上」了。一旦引发你的思考,你便会手动停下视频——这样做不利于视频的「完播率」。因此我们能在视频中看见很多片段:“(”大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“,然后出现十秒的倒计时)”。——就算有【思考】,也是创作者给你「限定」的「10秒」。
还能看些什么
回到主题,我们还能看些什么
最开始提到的【Blog】自然是一个较好的「信息来源」。不少Blog有很多「深入的内容」,可以引起我们的【深入思考】。如果你「刚」从碎片化平台「脱离」,Blog阅读/长文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起点。在阅读时随笔记下自己的【思考】,多锻炼【思考能力】。
除了Blog之外,还有什么?~比Blog更深度的内容,【【书籍】】。
朋友圈和微博是朋友「几秒钟」的生活;短视频是作者「一天」的生活;长视频可能是作者「一个月」的知识;Blog可能是好「几个月」的知识。但是,【【书籍】】往往是一个人「好几年」、甚至是「一生」的经验积累。在此背景之下,哪个更能引起你的【思考】就不言而喻了。
如果你没有「阅读障碍」,非常建议你通过【【读书】】来「学习知识」。注意筛选掉「劣质书籍」,根据「二八定律」。只有20%的【【书籍】】是【【【精品书籍】】】,值得你仔细品读。筛选的方法有很多,在此仅列出「其中之一」:时间筛法——既书籍通过了时间的考验,流传到现在。那大概率是一本【【【精品书籍】】】。
综上所述,我们还可以阅读【文章】和【【书籍】】。
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.
阅读上述内容过后,如果你还在思考,让我们回到标题上。
「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.」
朋友圈是「Tools」;微博是「Tools」;短视频是「Tools」。
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发明了一系列【新工具】,这些工具也反过来在【塑造】着「我们」。现在人们天天浏览「朋友圈」和「微博」,刷着「短视频」打着「游戏」。反而被这些工具【塑造】成了不会思考的「巨婴」。除非你不用这些网络服务,否则你就「不可能避免」受到他们的影响。
当你的注意力变的越来越碎片化,思维越来越简单。你就成功的被人类自己发明的工具拉入深渊了……
2024.4.29
欢迎您在底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~
- Author:ByteSage
- URL:https://www.techleaf.xyz/article/ToolsShapeus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